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96|回复: 9

[转载信息] 笼罩神秘光环,劳力士宇宙计算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27 19: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舒克 于 2009-7-27 22:20 编辑

转自
http://www.52watch.com

腕表制造业中的一些名称几乎已罩上一层神秘的光环。那些就是每个人或差不多每个人都听说过的名字,但只有极少数人能理解这类名称所包含的真正意义。此类名称可指一种技术,也可用于个别品牌,甚至有时可用于指某一特定型号或收藏品。著名的劳力士[宇宙计型]Rolex Cosmograph),正是该现象的极好例证。尽管劳力士表具有悠久的历史,它仍然笼罩着一层神秘面纱并将劳力士表推陈出新到了傲视当世表坛的地位。





有关宇宙计型的神话,最初来自名称本身。参照描写天文学(宇宙学)—测量时间的精萃—来命名,这做法足以说明威望极高的劳力士表蕴藏着的一股野心。从1961年到现在,人们的期望并未改变过,劳力士仍然从其精确度和功能方面形容此型号,称之为[能够执行多种不同功能及进行演算的精密仪器],而且[劳力士宇宙计型]有两在项功能,能即时测量过去的时间和计算出平均速度,例如用于体育径赛运动和汽车比赛计时。



宇宙计型是合乎精密时计标准的计时器为了说得更清楚些,据现时唯一的被授权颁授品质检定证书的机构为[精密时计]作出的定义,指出:“精密时计乃一种以秒为显示时间单位的高精确腕表。其表机经由中立而权威之官方机构瑞士精密时计协会,(COSC)在不同温度环境和不同位置进行了为期15天的测试后,举凡符合ISO3159所规定标准的表机,均被颁予官方鉴证认可时计证书。”明显地,这说法表明了拥有“精密时计”这称号的表机保证了高度精密计时性能;而计时器仅代表一个能测量运动持续时间的复杂仪器。


要真正从浓度和广度上把握宇宙计型的重要性,我们必须记住它是由一个传奇的公司所制造的。实际上,如果我们必须在腕表制造业的天空提及独有的一颗星星的话,毫无疑问劳力士表将会胜过点缀工业历史的各种神话传说。我们只需在同行,即其他钟表制造商中提一提这个名字,就会听到他们耳语中对这点的确认。劳力士有拥有真正不朽的品牌。


事实是劳力士表根本不需要像其他制造商般实施多方面的宣传攻势。相反,其整套策略包括保留一定程度的沉默,构成一种促进销售和宣传的非常方式。劳力士表常常跟顾客进行谈话并对销售情况进行预测,毫无疑问这做法是以公司的最大利益为依归。其中以其旗舰型号所作的比喻最为贴切:于著名的蚝式表(Oyster)广告中,称一旦购买此表,佩带者将永远再见不到其内部驱动装置即表机。


还有一点值得指出的是,品牌坚守其一贯的严谨的作风。从蚝式开始自1927年初尝成功滋味以来,几乎没有什么改变便可窥一二。于公司创始人汉斯·维尔斯多尔夫(Hans Wilsdorf)首度被颁授精密时计之法定证书的17年后,一位英国女士手腕上戴着劳力士蚝式表成功游水横游渡英法海峡这事件有力地向世人验证了劳力士表是唯一已完全掌握到制作真正防水表技术的品牌。70年后,同一个蚝式表仍然是成万上亿人梦寐以求的腕表。这划时代的例证也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反映出该公司致力令自己的技术处于最先进地位的决心。所有的宇宙计型也得符合这一要求,正如历史已经充分证明的一样。


作为“Antimagnetic(抗磁性)“腕表的延续,于1961年即汉斯·维尔斯多尔夫去逝后一年,首次在市场上推出宇宙计型产品系列。接连推出了“Coxmograph[宇宙计型]、“Cosmograph Daytona[宇宙计型迪通拿]、“Oyster Chronograph Daytona[蚝式宇宙计型迪通拿]等计时器,直到1998年才被配置自动上链表机之“Oyster Perpetual”蚝式恒动宇宙计型]替代。在推出宇宙计型系列之时,劳力士大胆地加入运动元素,一种完全创新的设计形式;同时保留了于1953年推出之“Submriner[潜航者型]和于1954年推出之“GMT Master[格林威治型]在此系列内。这新的腕表系列在某些方面也归功于“Centrograph”,即该商标的首批科技表之一,只于1938年制造了一只。



27年的生产过程中,自动上链[宇宙计型迪通拿],这计时器经历了数次小的改良,增加了几种不同的样式。不过,所有的计时器都采用最精良的13-lignes Valjoux表机的(由同名的著名表机制造商制造的,其基地设于La Vallee de Joux)。该表机继而被劳力士必装后称为“R72”。表面分别于3时、6时和9时位置有三种小型计数器,以指针表示30分钟、12分钟和秒。表的底盖和上链表冠均用螺丝钉旋紧,以达致最高的防水功能。与不是用螺旋上紧的按纽装置完全相反。在表面上刻有如“Rolex Cosmograph”、“ Rolex Oyster Cosmogaph Daytona”、“ Rolex Coxmograph Dytona”之类的标记,这些甫推出便立刻吸引众多收藏家青睐的型号,有钢或金表带以供选择。



60年代末,劳力士推出了跟传统设计有所不同的款式,马上引起了收藏家们的广泛兴趣,该款在小时刻度和总时计的颜色都与其标准型号有异。这些特别的宇宙记型,别名[保罗纽曼],仍然是许多人追寻的收藏目标。


1977年推出了商品化的新款式,更新颖设计,且以黑色表面和用螺旋上紧的按钮为其特色。这一革新产品显然是为了满足客户对改进防水装置这不断增长的要求。

1988年推出自动上链形式的[蚝式恒动宇宙计型迪通拿]为著名的宇宙计型传奇史展开了新的一篇。这类新的发展有助于进一步增强这品牌创造出的传奇。




发表于 2009-7-27 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  叫“蚝式”  高手请解答~
 楼主| 发表于 2009-7-27 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2# patrickffx
我好想真看到过这个帖子。但是在哪忘记了 {:狂倒:}
 楼主| 发表于 2009-7-27 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舒克 于 2009-7-27 23:04 编辑

3# originalsound

蚝式其实是一种结构

就是指一体成型的表壳,由一整块金属切割而成,没有焊接

现代的蚝式,其实就是锁底锁把

因为这个专利被劳买来了,而且还是最早那个老板命名的,所以劳一直这么叫

现在成了劳力士的一个系列
发表于 2009-7-28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哇。。。学习了
发表于 2009-7-28 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似乎应该还有继续,呵呵
发表于 2009-11-11 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  叫“蚝式”  高手请解答~
谈趣风生 发表于 2009-7-27 21:29


蠔式名稱的由來,吃牡蠣開蓋的靈感

摘錄老道林著作原文一小段(第42頁)
Chapter 2 OYSTER P.42

The name “Oyster” itself was Wilsdorf’s own contribution, he said that he was inspired by the difficulty he experienced in opening an oyster while preparing a dinner party. He registered the name in Switzerland on July 29,1926 and two months later in London. On February 28,1927 Wilsdorf followed it up by registering the name in four more languages French, German, Italian and Spanish as respectively: Huitre, Auster, Ostica and Ostra.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09-11-11 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8# checkin

轉貼中文版本.

我们可以从Wilsdorf和Rolex开发蚝式表壳的路程上看出这种坚持是Rolex最好的传统。

就像很多早期的表厂一样,Wilsdorf & Davis从其他专门的表壳制造公司购买表壳。最初的表壳是一种类似于怀表的最简单的设计。他们有3个独立的部分组成:表壳(装载表盘和机芯的),表背和前圈,都是可以连接在表壳上的。表背有一些凸出的弧形设计,这样的设计可以方便的关上表背。

这样的结构设计对于怀表来说已经适用了2个世纪了,但是对于腕表来说确不怎么合适。在表壳连接的部分有明显得可以看得到的小沟。不像怀表那样,腕表是不被衣服所直接保护的。所以灰尘,泥土和小的碎石都是早期腕表所面对的主要麻烦。所有使用开盖式后背的腕表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除非使用一个紧密的垫圈。而当时是没有这样的垫圈可以使用的。

有两次最著名的生产防灰尘表壳的记载。其一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巴黎,Jacques Cartier为他的朋友,著名的巴西热气球飞行家Santos先生设计腕表后完成了一款防灰尘表壳的解决方案:把表壳简化成2部分,然后紧密结合。他尝试用螺丝穿透两层表壳并且将其牢牢固定。在瑞士,著名的表壳制造商也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他们发现带罗纹的表壳比简单的紧密接合两层表壳的方法更能够起到防护作用。Wilsdorf & Daivs在1914年引入并且使用这种带罗纹的表壳和表背。这种男装腕表装配他们最普通的“Rebberg”13''机芯在银质的表壳中并且打上他们独有的标志。因为1914年很快爆发了一战,所以这种表壳只生产了相当少的数量。

由于英国1915年和1916年的关税调整,Rolex转向依靠一家英国公司,Dennision来提供他们表壳。Dennison家族是世界钟表制造史上最伟大的家族之一,又Howard和Waltham共同创立并且经营。他们最大的崇拜者可以称他们为商业天才,随着美国一连串的银行倒闭风波后公司从美国搬迁到了英国的伯明翰,现在,伯明翰是英国最大的珠宝中心。他们一开始成立的时候公司名为A.L. Dennison,并且在1874年成为表壳制造商。

Dennison很早就开始为怀表制造带有罗纹表壳和表背的外壳了,所以让他们生产的表壳装入13''机芯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由青铜,银,9k和18k金制作表壳,事实证明他们的表壳产品是坚硬可靠的。在一战那种危险恶劣的环境下面证明这样的表壳确实有它的价值。Dennison表壳有很重要的一点,不像早期的瑞士产的表壳,所有的前圈和表背的边缘都是做硬币表壳般的处理。虽然没有对应的相配键,这种处理工艺照样可以让甚至于手指都可以拉紧表壳。从此开始,几乎所有的腕表连同Rolex开始像蚝式发展,使用这种工艺。让我们回顾1915年Dennison的表壳和1926年至今的Rolex的表壳你可以看到同样的这种边缘处理工艺。

同时瑞士也在同步着自己的开发,Francis Baumgartner是瑞士最有名的表壳制造商之一,他们也在全力开发防尘表壳。最初的Patek Philippe 96 “Calatrava”的表壳就是他们制造的,还有1930年著名的方形防水表壳,提供给从Movado到Jaeger-le-Coultre的厂商所使用。

1920年早期,Baumgartner开始正式考虑为Borgel表壳申请专利。这是第一次真正的腕表表壳防尘设计的尝试。Borgel表壳的秘密在于它是2片式的,将机芯和表面整个包裹在表壳内,并且用螺丝固定在碾磨过的前圈上。然后这么一个整体再被旋入另外一部分表壳中,这另外一个简单的旋转的部分代替了原来的表壳中央部分和表背的2层结构。

这套系统唯一的问题是:旋转。机芯是被附加在前圈上的,但旋入的主要部分必须穿过表壳的边缘。问题的解决是通过为旋转装置装配一个类似离合器装置的旋转按钮,并且让这个按钮一直依附于表壳。这个理合装置通过将旋转按钮拔出,造成脱离状态,这样就可以让机芯和前圈摆脱旋转装置而进行移动。但这个又倒置了另外一个问题:如果通过按下按钮去释放理合机构的话,那么对于许多其他腕表调整时间的问题,又如何制作设定调整时间的按钮呢?Baumgartner给出了答案,使用一种小针调教系统,一个独立分开在表冠下面的系统来做时间的调整。

这种表壳被证明非常的流行,并且很多腕表制造商包括Longines和Omega都在使用。Rolex倒是很少用这种表壳,仅仅在1922年生产了很少一部分的数量。到底Rolex用这种表壳生产了多少数量的腕表我们无法统计了,但是直到1995年才发现了3块。虽然Rolex本身没有生产什么大数量的这种表壳的表,但是这种设计确为Rolex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是第一个Rolex使用这种表壳生产的腕表,特别的是这种表壳确实可以抵挡一部分对腕表有伤害的元素。

当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大英帝国安全的保护下,Rolex公司已经变得很大了。这是一个适合扩张的时候而且Rolex也确实这么做了,触及到了所有帝国所能够触及的地区。Rolex在印度和缅甸建立了公司并且随后进军美国和法国市场。他们的腕表被证明在印度内陆地区非常好卖并且很受欢迎。在1920年末期主要有2家公司垄断了当地的市场:West End Watch Company,Longines的代理,出售Longines品牌以及他们自己品牌的腕表;还有一家就是Rolex。

因为气候的原因,腕表在印度以及东亚市场的销售比在欧洲的要好很多。由于干热的气候条件,所以当地的人们无法像欧洲人一样着装。他们很多时候只是穿着汗衫。这样的情况下使得佩戴怀表变得不太可能。

由于气候带来的增长也同时带来了新的挑战。当腕表被从高温的Delhi和Bombay到更极端的Madras和Calcutta,它们面对了更严酷的湿气环境对腕表机械带来严重的损伤,即使是使用了更新设计的Borgel表壳。机芯还是会很快失灵,金属表面也会在几个月内受到腐蚀。

这个时候需要一个更新的解决方案,Baumgartner又一次前来营救。新的表壳“Hermetic”就是一个简单的解决方案,但确很好的解决问题了。机芯和磁表面被固定在前圈和表背上,是一种3层结构的表壳。整块表还可以再通过特别的旋转螺丝机构装入第二表壳,一种2层式的表壳,包含旋入式表背和前圈。碾磨过的前圈随即可以被紧密的连接在表背上从而安全的保护在内的整块表。这种表壳结构被Wilsdorf于1923年5月10日在伦敦申请到了专利。

为什么那些Baumgartner制造的东西要由Wilsdorf去申请专利这个问题很难说清楚,但他们看上去似乎合作的很协调。有些腕表上被自豪的雕刻上了Baumgartner的商标FB和“Double Boitier Hermetique”在表内,有些则只是简单的雕刻上古典的W&D标志。

Wilsdorf为这块表赶到无比的自豪以至于在申请专利后为他的产品起了3个新的型号名称“Aqua”“The Submarine”和“Diver”。为了证明这块新表壳密不透风的特性他还同时注册了一种新的窗口显示,包括在鱼缸中停止一块正在运行的表。这种显示在1922年11月被注册成功,但是当时确没有实际生产,5年后他们将其放入产品线作为新蚝式的主要窗口显示方式。

这种式样的表被证实非常成功。主要的问题在于必须每天将前圈旋转并且调整到合适位置。这个同样还导致了一些并发的问题,最终这种式样只使用了几年而已。特别的,对于银质表壳来说,前圈的问题使得表壳变得很难被打开。

这种表壳对于Rolex而言是一次重要的标志,标志着Rolex第一次尝试着使用一种特别的产品去满足个人市场的特别需要。所有这类表的样表上依旧刻有当时销售商的名字无论是被销往印度还是缅甸地区的腕表。为了加强这种腕表完全没有被出售在英国市场的假设,我们发现没有一块腕表上有英国特点的标志,除去在英国市场上出售是违法的说法。这个发现足以证明这种表只是为了“热带”市场而生产的。

尽管“tropical”腕表如此的成功,Baumgartner还是继续他们在表壳领域的开发并且于1924年生产出了一块最好的Borgel表壳。也就是我们熟知的“semi-tropical”,这是一块2片结构的带有罗纹前圈的表壳。然而,代替了那种机芯和表盘结合后被通过环形结构连接到前圈的结构,机芯和表盘都被固定在机芯套子中,然后简单的躺在表壳后部。机芯被简单的灰尘罩保护着。螺旋型的结构被安置在表壳内部的切口中,这样可以不用在因为调整时间而移动前圈了。表壳因为双层的垫圈而防止了湿气从旋转表柄进入表壳。

这块表壳比“tropical”更简单,而且具有很好的防潮湿功能并且对于使用者来说非常方便友好。更重要的是,这块表壳第一次展示了蚝式表壳所需要具备的主要成分:旋入式的密封系统,机芯和表盘被放置在机芯环中,受保护的旋转罗纹。虽然这些在以前都被使用到过,但是这块表壳是第一次把它们3者同时使用上的。不算惊奇的是,在semi-tropical推出市场后的1年不到的时间,就有人尝试修复这一结构中唯一比较薄弱的环节:旋入式的按钮。

现在令人兴奋的事情发生了。1925年10月30日在La-Chaux-de-Fonds,Paul Perregaux和Georges Peret,2个从未有过专利的工匠这次用有了自己的专利,号码是114948。在这个专利中,他们描述了一种如何防止湿气进入表壳的按钮技术。这种按钮利用弹簧和双重的螺旋状的螺丝第一次实质性的防止了水汽从表柄处进入表壳。Wilsdorf意识到这一专利的重要性并且迅速的与专利拥有者谈判磋商,结果是专利拥有者答应将其专利转让给Wilsdorf。这里所说的“转让”其实就是出售。不到1年的时间里,原先这项瑞士申请的专利在英国被重新申请了,这次是使用的是Wilsdorf的名字。而且这次的专利号是260554,这个专利后来被认为是最初的蚝式专利但是其实这2个专利拥有同样的内容。

问题在于究竟是谁创造了防水表把的事实,但事实上这并不重要了。我们需要知道的只是Wilsdorf看到了这个设计的重要性,并且更重要的是将这项发明运用到了实际中。他拥有公司,拥有资源,当然,还有远见。同时,就像我们之前看到的那样,他曾经也努力的在其他另外一条方向上为此而奋斗过。

“蚝式”这个名字是Wilsdorf自己的意思,他说他是在一顿晚餐上打开一只蚝盖的时候得到的灵感。他在1926年7月29日在瑞士注册了这个名字,并且2个月后在伦敦也同样注册了。1927年2月28日,Wilsdorf又乘机注册了4种不同的语言从法语到德语到意大利语到西班牙语,分别是:Huitre,Auster,Ostica和Ostra。

该专利在英国的注册时间是1926年9月1日。这一年还剩下121天(工作日事实上已经少于100天了),所以我们还看到了很多1926年生产的标注有Glasgow印记的耗式表壳。Wilsdorf明白他的耗式和原先的那些表壳相比还是有特别的地方的所以准备加工并且出售他们发明的这种新式表壳。第一次的耗式展出是在英国的“Practical Watch & Clock Maker”上,但是Wilsdorf将他们的耗式广告延迟了1年。在1927年11月24日(圣诞前夕),他带着他具有煽动性的在英国“每日邮报”上登出了广告说道“Make it a Rolexmas”(让这个成为一次Rolex的圣诞节)。整个版面都应该是用来宣传耗式的,但耗式只占到了15-20%,其他的部分用女装和男装正装表作为平衡。另外,这样的广告对于每日邮报来说是一次创举,每日邮报在19世纪30年代从未有过整个版面刊登广告的历史。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50 收起 理由
niceman + 50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11-12 02:08 | 显示全部楼层
9# checkin 谢谢分享~
发表于 2009-11-12 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进来学习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热门推荐

拆一块老上海手表练练手
拆一块老上海手表练练手
一位前辈送的机芯让我练手用,准备好就开干
空气钟气囊测试曲线
空气钟气囊测试曲线
用了几个月时间把空气钟气囊行程--温度曲线测试出来了,跟大家分享一下,行程--温度曲
新人报道第一帖--准备一些入门工具
新人报道第一帖--准备一些
新人报道第一帖--准备一些入门工具 多向各位大佬学习,争取早日出师! 疑问:
晒几张怀表图
晒几张怀表图
真没落了,好久没看到大神来
新网址 欢迎老用户回家
新网址 欢迎老用户回家
Pierre Arpels Heure d'Ici & Heure d'Ailleurs腕表
Pierre Arpels Heure d
Pierre Arpels Heure d'Ici & Heure d'Ailleurs腕表 白K金, 钻石 此腕表
第七届华众博艺名表维护技术交流会在成都举行!
第七届华众博艺名表维护技
五月的成都,三百多名钟表维护师齐聚参加由华众博艺发起的第七届名表维护技术交流会。
求助贴,螺丝拧断怎么整出来?
求助贴,螺丝拧断怎么整出
求助贴,螺丝拧断怎么整出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