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48|回复: 0

[转载信息] 劳力士品牌故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8 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checkin 于 2009-11-23 12:22 编辑

等同现金的劳力士

劳力士如今已经是世界上家传户晓的品牌名字,除了商品的价值,它还常和财富、品味、冒险和成功等众人期盼的意象画上了等号。很多人更都听过流落异乡的落难客旅,靠着典当了自己的劳力士取得了盘缠和资金,获得了救命或东山再起机会的传说。可见劳力士手表足堪作为家传宝物,价值恒久更胜黄金的价值感的确深植人心。能得到消费者这样的交托和信任,劳力士手表根本就超越了一般商品的境界。劳力士这样一个明年成立才刚好满百年的手表品牌,它到底是如何挣来这样的品牌价值的呢?劳力士又是如何在这么多历史更悠久、资源更多的表厂,如百达翡丽 Patek Philippe、江诗丹顿 Vacheron Constantin、宝玑 Breguet 和欧米茄 Omega 等诸强环伺中脱颖而出呢?当然,巨塔之下必有阴影,伴随着劳力士的成功和普及,像上面第一个故事中的一些偏见和误解也的确存在部分消费者的脑海中。唯有追究如今已深藏在劳力士璀灿品牌光环后、不常为人知的奋斗历程,以及今日以化身传奇的劳力士经典表款背后的真实故事,对劳力士有兴趣的表迷才有机会可以真正了解劳力士魔力的条件,近一步领略劳力手手表的魅力所在,而这就是笔者野人献曝,和各位分享这篇文章的用意所在。

伟大品牌起源于孤儿的奋斗

正如一切伟大的事业,今日看来辉煌异常的劳力士其实也源起于一个平凡人并不看好的起点。然而,就在历史机缘的关键时刻,一个兼具远见和智能的创始人 Hans Wilsdorf 抓住了时代的真实脉动,凭借着无限的毅力和坚持,终于一步一脚印地逐渐拓展事业的版图,开创造出了有史以来最叫人艳羡、兼具神秘传说和工艺成就的巨擘王朝。而 Hans Wilsdorf 这样的人格特质,其实和他成长的经历不无关系。1881 年 3 月 22 日出生于德国南部巴伐利亚库伦巴赫 (Kulmbach) 的他,十二岁时父母亲就不幸双双亡故。在亲戚的的安排下,年纪小小的他就远到瑞士的一所寄宿学校开始他的求学过程。不幸的遭遇并没有在他的人生投下无法挥去的阴影,相反地,他成长为一个开朗而热情的青年,在寄宿学校里也结识了不少要好的朋友。毕业后,一位在寄宿学校结识的好友热情地向他邀约:「既然已经完成学业了,您应该来加入我们,我们出口手表到全世界」。于是,当年年仅 19 岁的 Hans Wilsdorf 带着初出茅庐的憧憬,以及在珍珠进口商担任学徒的经历,只身来到瑞士北部的制表重镇拉夏德芳 (La Chaux de Fonds),进到朋友家族的钟表进出口代理商公司工作,专门负责英文文书处理的工作。

很有生意头脑的 Hans Wilsdorf 在钟表贸易的范畴里如鱼得水,也因此很快确定了自己在钟表界发展的决心。有鸿鹄大志的他终于在 24 岁的那年单飞,创立属于自己的事业。1905 年,Hans Wilsdorf 和姐夫 Alfred Davis 一起在伦敦成立了 Wilsdorf & Davis 手表贸易公司,并和创立于 1900 年的 Aegler 机芯厂签约合作。由于 Aegler 公司的营运部门位于瑞士的比恩 (Bienne), Wilsdorf 遂于 1908 年在瑞士的La Chaux de Fonds注册,并正式登记了「Rolex劳力士」这个当今钟表界最响亮的金字招牌。之后,劳力士又于 1912 年在伦敦注册,并将公司的总部设于此地,直到 1919 年再度迁往瑞士日内瓦 。关于「Rolex 劳力士」这个堪称品牌命名经典的灵感来源,很多人也感到相当有兴趣,甚至认为对劳力士日后的全球发展功不可没,毕竟其它瑞士大厂的名字对世界其它国家而言,可说大多是饶舌嚼口,难以记颂。的确也是,Hans Wilsdorf 当年选择ROLEX 这个品牌名字的原则就是希望它短而有力、让人容易记住。而且在世界主要语音拼法下,它的发音一致铿锵有声,这对加速品牌的接受度和流广性也相当有助益。

超越当代的独到眼光

1900 年代初期,当 Hans Wilsdorf 刚到瑞士拉夏德芳工作的时候,当时「手表」才刚刚发明,自限于已经长期大量投资在怀表制造设备的经济压力,加上并尚未看出手表便利易携、日后即将席卷全球的潜力,各大制表厂商心态上依旧只将「手表」视为一种女性的装饰用品,无法登大雅之堂,成为受男性顾客青睐的主流,因此也不曾费心研究。另一方面,当时制表技术尚有局限,传统制表厂并不看好能发展出够小、够坚固、够精准的机芯来装置在手表之内。更何况怀表基本上被安置在环境稳定的口袋里,而佩戴腕表的人类手部,其活动量和随之而来的震动,以及多变环境里的湿气和无孔不入的灰尘,对当时防水和密封性能上在萌芽初期的制表技术的确构成难以跨越的障碍,也让手表的稳定性和准确度顶多只称得上差强人意,无法吸引当代人士关爱的眼神。

热爱旅行和运动的 Hans Wilsdorf 不但具有商人的灵活头脑,更具有超越当代人士深远而精确的眼光。Wilsdorf 认定未来的时计主流必然属于方便携带和阅读的手表,即便当时手表的制造技术的确存在困难重重的技术瓶颈,Wilsdorf & Davis 和后来的劳力士公司始终极尽全力、专注于发展制造手表的完美技术。尽管表界对于到底是谁制造出第一只手表的争执始终无解,但如果说到真正最早将「手表」视为一种新概念和趋势来发展的表厂,那可非劳力士莫属。他超越当代的独到眼光很快就得到回报,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浩劫,却也成手表普及的最佳推手。前线的战士需要能够方便阅读的准确时计来同步校时,精确进行军事行动。对背负着重装备、身着厚重的制服和大衣的士兵来说,手表拥有怀表所无法比拟的先天优势,劳力士很快成为英国最重要的手表供货商之一。

精准是衡量手表品质的唯一标准

Wilsdorf 从不自限于发明手表的既有成就,劳力士初成立的前十年,Wilsdorf 展现了他在手表制造上的最重要坚持:对精准度近乎苛求的无止境追求。他希望制造一只可以精准可靠地计时,伴随人类进行所有活动的手表。Wilsdof不但针对防水和防尘性能进行研究和改进,更在公司内聘雇专家对所有机芯和组装完成的手表进行一系列的测试,手表出厂前必须先经过公司的严苛试验。1914 年 7 月 15 日,英国知名的 Kew 天文台 (Kew Observatory) 在严苛的 45 小时评比测试后(包括将手表放置在冰箱、室温和烤箱内测试),破天荒地颁发 A 级天文台证书给一只送审的小型仕女款式劳力士表手表,这是此一天文台在评比手表精准度多年后从未颁发过的最高评价。劳力士的精确度不但得到了专家的认证,也因而获得全世界的注目。劳力士的质量自此成了精确腕表的代名词,劳力士手表在欧洲和美国的身价也顿时倍增。而这样的成功也让日后的劳力士更确定了要将绝大部分生产的腕表送天文台认证的策略,直到今日,劳力士获得天文台认证的手表数量早已遥遥领先其它竞争对手,稳居世界首位。

第一只防水表的诞生

1926 年,劳力士在防水性能的研究上取得最重要的突破,发明了一种具有双重锁入式防水龙头的所谓蚝式防水手表并正式注册。所谓蚝式手表,是因为其旋入式防水背盖的灵感来源仿造自牡蛎的结构而来,据称 Wilsdorf 在一次晚宴中费尽了力气也无法打开一只紧闭的牡蛎,因而发明了这各改变手表历史的表壳结构。为了将自己发明推上世界的舞台,Wilsdorf 再度想出了一个前所未闻的宣传手法,再度向世人证明了他独到的经营手法和眼光。

Wilsdorf 注意到有一位名叫 Mercedes Gleitze 的英国著名游泳女将,即将挑战单人横渡英吉利海峡。他致赠给 Mercedes Gleitze 一只劳力士新发名的蚝式防水手表,并派遣了采访和摄影记者全程纪录她创纪录的整趟挑战过程。1927 年 10 月 7 日,Mercedes Gleitze 完成创举,骄傲地从海水中浮现到水面上的那一刻来临,她手腕上戴的劳力士蚝式防水表伴随着泡在海水中整整 15 个小时一刻钟,不但丝毫无损,而且准确依旧,当场也令各地媒体同声惊讶。此事在当时的英国《每日邮报》头版新闻中,被誉为「制表技术最伟大的胜利」、「创造了一直认为难以实现的奇迹」,「一只击败所有定时器天敌的完美手表:防水、防湿、防热、防冷、防震又防尘」。从那以后,劳力士蚝式防水表在世界上流行起来,也奠定了劳力士公司在手表防水技术的领先地位。而劳力士这场和体育探险活动结合的宣传造势活动,也被誉为本世纪最成功的天才行销手法。

第一只自动上炼手表

自动上链机械表的概念在 1930 年代开始萌芽发展起来,劳力士再度敏锐地抓住了时机。当其它表厂还在是做实验性的自动上链机构时,劳力士已经能将其研发多年的技术应用量产,成功地在 1931 年、抢先其它对手推出劳力士蚝式自动上炼表。劳力士的双向上炼陀 (Auto Rotor System) 能极有效率的将人手的动力传达到发条上,被公认为当时自动表中最精确可靠的技术,而今日世上的绝大多数自动表其实都已接纳采用劳力士的此一技术。这样创新、实用和领先的产品,背后意涵的其实正是劳力士自创立以来向来秉持稳扎稳打的步伐,但却不怯于创新突破,而劳力士的今日的品牌资本正是这样近百年努力,一点一滴的累积起来的。

1945 年,劳力士公司获得了第五万只手表的天文台证书认证。同一年,劳力士首创了世界上第一只可以用放大窗口自动显示日期的蚝式自动日历表 Datejust。1956 年,劳力士发表 Day-Date 表款,在表面上增设第二个放大星期窗口自动显示星期,赢得引领时尚的美誉。直到今日,劳力士 Day-Date 星期日历手表已经有 26 种不同的语言显示。

强悍可靠的功能表

近数十年来劳力士的表款外型和款式改变并不太大,批评者因此抨击他们墨守成规、安于现状,但其实这关系到劳力士自创立以来就坚定不移的制表哲学,劳力士向来自豪于「追求精准」和「讲究实用」这两个标竿准则。这样的坚持的信念不但促使了劳力士一直专注于改良手表的强悍结构和计时性能的可靠度,Hans Wilsdorf 更在他 1960 年过世之前,就将自己在劳力士的股份捐出成立基金会来确定自己的理念在他身后会被忠实地奉守着。他精心挑选的继任者 André Heiniger 也的确信守着劳力士的创业理念。并向前迈开大步,陆续发展出了Explorer、Submariner、GMT Master 和 Daytona 等今日已成为经典的多种「运动表」款,引领了今日我们习以为常的所谓「特殊功能表」(Utility Watch)的时代潮流。

在后 Hans Wilsdorf 时代的几十年里,即便经历石英和电子计时技术的冲击,劳力士始终固守着机械计时的领域发展。劳力士手表伴随着人类的脚步,也不断向更高、更远、更深、更严苛的环境探索,并且一在地向世人展现劳力士坚悍的造表技术。劳力士手表曾伴随 Jacques Piccard 潜到地球上最深的海沟,也记录了 Sir Edmund Hillary 和 Tenzing Norgay 登顶圣母峰的光荣时刻。劳力士手表经历过极圈的严寒、撒哈拉沙漠的酷热和外层空间无重力状态的种种考验,却始终精准计时不负无数冒险家的信赖。劳力士参与了人类飞行突破音速障碍的创纪录飞行任务,也曾被战斗机在 22,000 英尺处弹跳出去,依旧行走如常。更多的劳力士手表更屡屡在空难、船难和竞速快艇赛撞船意外中熬过灾难的重创,展现比人类肉体强韧百倍的坚固品质,带给世人无比的讶异与赞叹。而民间所记录到的一些轶事,比官方正式记录的辉煌毫不逊色,比如:一个英国人误将自己的蚝士表丢进了全自动洗衣机中,经过一连串热水洗涤、润湿和脱水和烘干的过程后;一个从事跳伞运动的澳洲人在还离地八百呎处,不幸将手表掉了出去。一个不小心的美国加州妇女,将自己丈夫的蚝力士手表错放到近五百度的烤箱内。而这些误入险境的劳力士手表竟然脱险后依旧能完美地运行着,让知到的人无不瞠目结舌、讶异于劳力士的强悍坚固。 

所以,尽管劳力士现行的各表款间的变化不大,甚少推出一些称得上是天马行空款式的作品。然而,即便消费者可能无法从外观的造型和性能一眼看出劳力士在精准度和实用性上循序渐进的不断改良,但看看劳力士经过时代焠炼所沿用下来的无数经典设计,如蚝式表壳、奔驰型指针 (Mercedes)、两地时间显示、防水性能、氦气排放阀和单向可旋转式计时外圈设计等,即便以今日的制表水准来看都是经典的世纪钜作。不知有不少品牌争相仿效、推出所谓的「致敬之作」(Hommage)。这些劳力士运动表款长青的设计元素,即便历经数十年也不觉落伍,足以印证劳力士这个经典而长青的品牌在少变的面相后,持续了数十年不断改进品质的努力。劳力士这样内敛反求诸己的制表态度,正是印证了西谚里 The less is more 的极简设计理念。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10 收起 理由
checkin + 10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热门推荐

拆一块老上海手表练练手
拆一块老上海手表练练手
一位前辈送的机芯让我练手用,准备好就开干
空气钟气囊测试曲线
空气钟气囊测试曲线
用了几个月时间把空气钟气囊行程--温度曲线测试出来了,跟大家分享一下,行程--温度曲
晒几张怀表图
晒几张怀表图
真没落了,好久没看到大神来
新人报道第一帖--准备一些入门工具
新人报道第一帖--准备一些
新人报道第一帖--准备一些入门工具 多向各位大佬学习,争取早日出师! 疑问:
新网址 欢迎老用户回家
新网址 欢迎老用户回家
Pierre Arpels Heure d'Ici & Heure d'Ailleurs腕表
Pierre Arpels Heure d
Pierre Arpels Heure d'Ici & Heure d'Ailleurs腕表 白K金, 钻石 此腕表
第七届华众博艺名表维护技术交流会在成都举行!
第七届华众博艺名表维护技
五月的成都,三百多名钟表维护师齐聚参加由华众博艺发起的第七届名表维护技术交流会。
求助贴,螺丝拧断怎么整出来?
求助贴,螺丝拧断怎么整出
求助贴,螺丝拧断怎么整出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