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冒牌天神xj 于 2010-3-1 17:31 编辑
在有电子表之前的时代,盲人朋友到底是如何知道时间的呢?已经问世两百年以上的问表似乎是个很好的选择,但问题是问表向来就不是专为盲人发明的时计。因为在 1900 年以前,盲人大多数都是社会上经济状况最贫困的赤贫阶层,通常只能以行乞或是从事低下的手工劳务维生。三恳L以为继的他们,连想要拥有一只普通的怀表都已经是奢侈的梦想了,更何况是价钱高昂、非富即贵才能负担得起的问表呢?真正普遍为盲人使用的所谓盲表,其实是一种没有镜面、可以直接以手指触摸指针和时刻标记而知道时间。通常它采用的是凸出容易触觉的时刻标记,而时分针的设计也特别坚固粗壮,可以避免因为用手触摸造成的松动和伤害。这样设计的时计其实早被发明,但直到 1930 年后才逐渐普及。因为一直要到二十世纪初,政府辅助和社会福利的制度逐渐进步,盲人的照顾和经济情势得到改善,一般的盲人才真正有可能拥有自己的时计。
Breguet No.4863 盲表,1837 年出售给 Colonel Boutourlin
相较于远为贫苦的盲人,古时候这些能负担得起昂贵问表的富商贵族们当然是幸福得多。即便在黑夜里想知道时间,富贾大亨只需拨动一下三问表的拨钮,就可以轻松在悦耳的声响里知道正确的时间。而抛开实用的场景,问表的拨钮一经滑动就可以创造出响亮准确的报时音响,的确也给这些带来把玩的乐趣,同时也突显出他们的财富、身分和地位。然而,一两百年前的问表因为型体较大、表身厚实,加上以杯型的钟铃发出声响,响亮的报时声却也不免在某些场合造成不便。在当时的高级社交圈内,当众拿出怀表看时间被视为一种不合礼仪的行为,更别提像在会议或是音乐会这样的场合里,为了知道时间而触动问表的报时装置,发出突兀的报时响声这样有失社交礼仪的行为了。于是,一些问表开始加上了触觉装置,类似现在手机的振动装置,切换问表装置的开关后便转换为哑音报时,握住表壳或是表壳上特地设计的小凸点,便可以感觉到振动的次数而得知时间,这样就可以毫不失礼、优雅地知道时间了。
英国制表师 Andrew Dicke 所制作的古董报时表钟,备有开关声响触觉装置
岁月带来的老化并不仅限于穷人,能负担得起问表的富人也会日渐年老,也可能因眼疾而失明,而年老重听的他们可能也无法听辨问表的声响来听出时间,他们可以选择另一种聪明设计的怀表来告知时间。宝玑大师 Abraham-Louis Breguet 在 1796 年时就曾为他的有钱盲友发明过一种实用的触觉表机制 (montre à tact)。他在怀表的背面上安置了一支大型触觉指针,顺时针转动这只触觉针直到卡住不动时,就是正确的时间显示。藉由触觉针和表冠、以及装置在表壳周围的凸点时标的相关位置,就可以触知出正确的时间。虽然不像他所发明的陀飞轮设计那样复杂精巧、震摄人心,宝玑大师的触觉表设计尽管简单却极富创意:面盘下的分针轮带动着两组齿轮,穿过机芯带动另一面大型的时针轮。而时针轮上则装置有一个带有缺口的上下活动簧 片。当怀表背面的触觉针不动时,时针轮顺时钟行走,会滑过被固定在触觉针上同步小圆盘上的定位螺丝;而顺时钟转动触觉针直到转不动的时候,也正是与触觉针同步的小圆盘上的定位螺丝卡进时针轮上簧 片的缺口的时候,这时触觉针所指示出的时间也就是时针轮所指示的真正时间了。
Breguet No.960 宝玑触觉表(出售给 Betancourt)
自认为能欣赏手表美感的我们,其实可能不见得见识过时间的真正意义。毕竟,即便有智者的智慧,也未必看得尽时间长河的面貌。我们自以为熟悉有如真理的,其它人可能有完全不相同的感受。明眼的我们向来只汲汲于欣赏腕表的外型和机芯之美,却不曾真正思索过手表、乃至于时间对于我们的真正意义。
杜运燮在「盲人」一诗中写道:「成为盲人或竟是一种幸福;在空虚与黑暗中行走不觉恐怖;只有我,没有什么可以诱惑我,量得出这空虚世界的尺度。」的确,不是身历其境的人如何得知别人的真实感受,我们明眼人以为手表和时间是「看」的,又如何能领会「时间的触感」呢?正因为以往从未想过盲人如何知道时间的问题,于是乎特别去查了手边的一些数据,整理出我们明眼人少去关心的「盲表」和「触觉表」的一些讯息,和各位分享一下。
1820 年代未署名的触觉怀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