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械手表的防震器应该说是最不好拆卸和安装的,作为手表机心的清洗加油,一到这个步骤,每个师傅全都不敢大意。这个在于它的结构尺寸非常之小,弄不好会丢失零件,或者是造成防震簧的损坏。
手表机心里最少要有2个防震器,位于摆轮的上下轴眼处,除了作为防震器,有些手表也会使用类似结构来作为轴眼的油保装置,用在擒纵轮或传动过轮上的多,油保装置只不过是底钻眼是固定的,只有上盖眼和压簧是可拆卸的,但拆卸和按装方法与防震器基本相同。
修表属于复杂的技术工种,因为许多操作都是细微精准的,不能有丝毫偏差,这个技能必须通过长期的训练和实践才能获得;要说搞手表维修是呕心沥血,那有点大了,但是需要平心静气、全神贯注那是肯定的,甚至有时候都不敢大喘气了,要憋着不能呼吸去完成一个关键的动作!
防震器上的防震簧是手表机心零件里最小最轻的,以前干过这事,在低头就近距离准备安装防震器时,只因鼻孔出了口气,再一看原来好端端放在眼前的防震簧没了,不知道被吹到那里去了,心里顿时就揪起来,那担惊着急。
有个不成文的规矩,钟表维修店里只要是有人丢失了机心零件,大家就都会放下手里的活去帮他找,要必须迅速的找到,丢零件的人心里急噪和担忧的心情谁都能理解,也有零件莫明的丢失跟见了鬼似的,原来我有个师姐,有次防震簧丢失后就是找不到,最后结果被发现被挂在自己眉毛上了,诸如此类全都有故事。
在备件匮乏的情况下,零件丢不起,所以要求在操作上务必谨慎小心,这里有经验和手法问题,也有使用工具的问题。比较常见的手表防震器有两类:(1)铰接式的;(2)卡簧式的,
铰接式的更多,比如大名鼎鼎的INCABLOC、KIF等;卡簧式的一般在日本表或国产表里用的多。
防震簧都是钢质镀金的,卡簧式的一般有2-4个爪,以3个爪的为最多,它是靠压力旋入和旋出的,出口槽有一个的,也有多个的。防震簧是有弹性的,因此它最容易弹失,特别是对于3掰(3爪)又同时有3个槽口的防震器,要求同时被旋入和旋出,这需要有个工具。
这个工具制作起来非常之简单,找根废旧的圆珠笔,将其笔芯前端金属部分锉细,再找个直径大小合适的电线外胶皮套上去,就妥了。(见照片)
关键在于胶皮直径不要过大和过小,过大会掩盖住防震簧,操作时无法观察;过小了不起作用。
工具的作用在于保障操作上的顺利和安全,同时降低技术难度,它也能取消一般人所难以达到的那种“技能”。瑞士人吃饭用刀叉,而我们用筷子,可推断他们手上的技巧应该没我们好,再说咱中国自古就出能工巧匠;但是,瑞士人的修表工具真的是太多太好了。缺乏必要的工具,那就是土;不善于正确使用工具,那就是不正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