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谈趣风生 于 2009-11-4 20:37 编辑
steveG的原文,我来了中文翻译稿大家一起学习一下。
在完成《Be-Ba竞赛精密天文台计时表》这篇文章的过程中,通过研究天文台竞赛计时表的资料,我对Zenith的Caliber 135产生兴趣。这块表的制造年份约为1950年,不锈钢外壳。在瑞士漫长的制表历史上,为参加1945到1967年之间天文台竞赛而设计的手表机芯非常稀有,这些机芯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们的全部设计原则都是为了使机芯在各种位置和温度下,能够被调校得极为精确地运行,而且这样的调校具有可重复性和持久性。现如今,由于通过COSC认证的机芯很容易得到且并不昂贵,制表业中一些传统手工艺和规则也慢慢失传,而用户似乎也很难接受为达到天文台竞赛的要求而定期将表送回制表师那里调校的需要,实现当年设计原则的动力大多一去不返。这并不是说好的现代机芯不能达到与当年具有传奇色彩的奇竞赛机芯一样的精度调校和持久性,因为这样的能力大部分可以通过现代的材料和生产能力实现,制表业不再需要特别专注于过去那些优先设计的理念。
由于天文台竞赛受到很多规则和标准的控制,手表机芯设计的最大直径被限定为30mm,Cal. 135机芯也不例外,它的尺寸13令刚刚超过29mm。除了大尺寸和当时流行的高质量设计与手工制作,此机芯看起来还有很多值得关注的特性。这其中最为特别的是齿轮排列的显著特征:偏离机芯中心安置的分轮,它允许了超越常规的14mm大摆轮(较大的转动惯量可以在无需增加质量或摆频的前提下,提供更为一致的表现)和发条盒(显著改善了等时性);此外它还具备一个我以前从未见过的微调装置。在微调装置的细节图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当铣削有刻度槽的小圆盘转动时,快慢针底面的一根销桩被整体铣削具有优美曲线的弹簧压住,沿着圆盘内部蜗牛状“逆转凸轮”的切口移动。按照我的理解,快慢针被简单的设置圆盘摩擦力和弹簧臂的压力固定在其位置上。快慢针臂极其细微的运动被巧妙转换为可以看得到的沿着圆盘内部蜗牛曲线的长路线,这使精度调整成为一项相对直观的任务。
尽管由于苛刻的条件天文台竞赛机芯非常罕有,我还是认为在精密天文台这一高端领域中,Zenith这块生产了15年总产量仅有11000块的机芯具有相当高的地位。也许造成这一想法的原因还有Cal. 135总是出现在很多具备高质量的完美外壳与面盘设计的手表上。这块手表直径为35mm(不含表冠),包括拱形表镜9mm厚。尽管其外形具备典型的50年代设计痕迹,相对较窄的外圈、成熟稳重的刻度、整体雕刻外壳上曲线完美的表耳和机芯尺寸,使它即使被放在一堆现代的正装表当中时,也能够卓而不群地脱颖而出。
所有的立体刻度都完美打磨。时标是独特的折叠双匕首型,其中3、6、9和12点位宽度加倍,在整点处和三个外边都有额外的斜切面。 |